新視界你看見什麼,從什麼角度看呢?

(這篇文章來自於他的演講,自己統整出他的觀點並融合些許我的意見。)

先來稍微介紹一下他,褚士瑩

以下是從網路找到的描述。

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

曾在緬甸北部撣邦主持農業轉作計畫近十年。

2012年後轉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緬甸聯絡人,

開始訓練緬甸的公民組織監督世界銀行及其他外國政府對緬甸的貸款及發展計畫。

除協助多方停戰協商,設計戰後重建之外,也意識到真正的改變必須來自教育,

讓下一代開始接受多元社會,改變衝突的本質,

因此從2015年開始,著手在當地成立一個以哲學思考為主的兒童繪本出版社。

 

他站上講台時,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甚是還不會念他的姓氏,

而我認為這個講題有點籠統,所以並沒有事先了解他是誰?在從事什麼?

但 它讓我驚艷了 ,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具有獨斷思考和行動的人。

 

演講一開始,劈頭就問大家,你們知道台灣有開設東方語言課程的學校有幾間呢?

在台灣的東方語言開課數量遠遠不及西方語言開課數,為什麼?

是不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把這個現象歸咎於東方語言並沒有太多用處,而這是正是我們文化造成的偏見,

語言本身實質上是用來溝通的,透過語言能夠和不同文化種族做交流和知識共享,

當我們認定西方語言較具有實用性時,同時也推崇西方文化的價值大於東方文化,但其實不盡然。

現在東南亞勢力的崛起,越來越多外商公司進軍東南亞,他們的語言才漸漸被台灣所重視,

但在其他亞洲國家早已在這方面發展了,因為文化偏見在台灣造成的損失或許不僅僅只有這個。

 

什麼是國際觀?怎樣的人才算是有國際觀?

拋出這兩個問題給我們時,我心想:

「國際觀不就是意謂著出過國,看過很多世界的樣貌,知道很多各國的事情,

 我就沒錢沒機會出國,少了點國際觀不是很正常嗎?」

但當褚士瑩重新闡述他對於國際觀的定義和感想時,這些觀點不僅大大震撼我,而也十分認同他所說的。

就拿黑人的牙齒比較白?這件事情來看,

在這次演講前,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黑人的牙齒比較白這個論述,(而且我都用黑人牙膏?)

但實際上,骨骼並不會因膚色是黑是白而改變其顏色,

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在文化當中,不知不覺影響了我的眼光,蒙蔽甚久卻不自知。(黑人們,我在這跟你們說聲抱歉QQ)

 

另一方面,他提到在語言邏輯上也默默引領著我們的思維,

東方的語言將重點擺在後頭,而西方的語言卻是先提重點在做闡述

在這當中我試著思考著東西方文化對於各國學生的學習有何影響,

是不是因為如此亞洲的科技及思維的創新,往往慢了一步呢?

 

有國際觀,並不是只你去了多少國家,而是當你面對各種不同文化、語言和膚色時,

能夠學習不被自身文化框住,進而發展出更多自己的獨立思考。

 

如果你到國外去,你會用什麼菜餚介紹你的國家?

褚士瑩的版本是,挖撒咪+酪梨+海苔醬...........

真的很創新且符合台灣啦 但我還是認為酪梨跟煉乳是絕配,然後海苔醬還是要配飯,

我想了想,這個題目還是真的困難耶

我覺得台灣最大的特色就是產了許多甜又香的水果,加上茶葉更是最近夯的要命的台灣特產

或許打一杯水果茶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是鹹的呢?

身為嘉義人覺得,能夠把火雞肉和飯的組合發揮的淋漓盡致,加上那獨特的油蔥醬汁,只有台灣能做到了,

所以首打 火雞肉飯,但前提是外國有火雞可以殺啦........還要帶個油蔥過去....這樣

你呢? 你認為什麼食物能夠代表台灣?

 

最後他提到了一些台灣人的通病,

我們習慣提出很多看法和意見,但深入了解的卻不多,

而我覺得,其實我們都知道網路霸凌的嚴重性,卻沒有意識到正在做網路霸凌這件事,

網路很可怕在這部分,人的記憶會隨時間淡忘一些事情,這些淡忘可以帶來原諒,

但 網路卻「幫助」我們記住那些不好的,

例如: 某某藝人外遇,即使過了許久,只要一GOOGLE就能夠翻出完整資訊,就能「重溫」以前大家對此的評論,這些傷害哪時才能被重視呢?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獨立思考的看法,這一段也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

 

要擁有國際觀和獨立思考,必須先學會經濟獨立,

有了經濟獨立的能力之後,才可以有自己的獨立行為,

有了獨立行為,才有所謂的獨立的思考的能力。

 

 

 

 

 

arrow
arrow

    MICHAELI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